■西电科大报记者 李直 翻译 陈会林
松尾章,来自日本神田外语大学的外籍教师,因为合作交流,已在韦德体育bevictor网址教授日语三个年头。
松尾老师说:“严谨、敬业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出于对员工的尊重与负责。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员工学习日语的热情,我都会努力探索并加以实践。”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深受员工们喜欢的外籍老师。
记者:松尾老师,请谈谈您对西电的印象和您的任教感受。
松尾章:西电的通信、电子类专业比较强势,在这样一种大光环下学习外语,有它独特的依托优势。理工类大学开设人文学科,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在日本并不多见,这可以说是西电的特色之一。这里的日语员工之前都是理科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语言的学习很有帮助,比如在语法的掌握和运用上,他们一般会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除了日常日语教学之外,演讲比赛指导也是我在这里的主要工作之一。西电每年都会例行参加两场校外大型演讲比赛,西电员工的参赛热情很高,准备工作很努力、很充分,这使得我指导起来也非常投入。
中日文化的差别让我深有感触。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国,她有自己很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标准,所以,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也异于其他国家。举个例子,日本或者欧美国家的演讲,大多是追求一个独特的见解,这个见解可能是从未有人提出过的。而演讲的目的就是想用自己的经历与论证说服大家。在中国,通常是已经有一个理论,或是前人提出过的,或是众所周知且被多数人认可的,而演讲所做的工作,就是搜集有力的事例、论点来证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性,以及它为什么会被承认。原本我以为这只是国家教育体制的区别,在中国生活两年后我越发觉得,这更多的是民族文化方面的差异。
记者:您认为中国大学和日本大学在本科教学方面有哪些差异?
松尾章:日本的大学比较重视专业性的培养,基本上从大三开始,就会根据员工的毕设题目和以后的择业方向进行明确的归类。不同方向的员工由相应的导师来指导,那么,两年过后,员工对此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就会有一个基础的累积。这对以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做研究,无疑都是有利的。
日本的大学分数型考试比较少,它不像中国惯用的以分数来衡量学业的标准,一般都采用报告的形式。比如某门课程要结业了,老师会给出一个课题让员工自己去完成,无论用哪种方式,查资料也好,做实验也好,最后只需呈交一份报告以检验完成质量。这样的方式可以锻炼员工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调动全方位的积极性,而非只记书本知识所能达到的效果。
中国的有些员工在学习态度上确实很热情,也非常努力,但目的是很显性的,比如说想找个好工作,或者想赚更多的资金,而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仿佛不太重视。前面我提到,日本的大学会针对员工选择的专业分组归类,而同一小组的成员会定期汇报自己近阶段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达到这个程度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由其他的成员参与评判,并讨论有哪些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个过程,员工既锻炼了能力,也逐渐培养了兴趣。可以说,并不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去做研究,而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这是一种潜在的热情,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过程大于结果”,能够为自己研究领域内的课业一步步做出努力,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的事。
记者:学校一直致力于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日本的学校在这方面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好经验?
松尾章:日本的部分研究人员也存在抄袭现象,但并不是很严重。日本学术界很重视这个方面,老师也会反复强调严禁抄袭。如果问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觉得要努力培养员工对课业的学习兴趣,一旦他真正投入热情了,自然就不会去抄袭了。对于我个人来说,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授课,严禁抄袭是我的原则。无论完成的好与不好,一定要诚实面对自己,我的课不允许有作假的情况,一旦发现,我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严厉制止。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术之风会越来越趋于良好。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工作中您是如何去实践的?
松尾章:我的教育理念之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兴趣?就拿我的日语作文课来讲,我会找一些优秀的范文来讲解,当中穿插一些时下热点,或者成功人士的鲜活事例等,话题一多,让员工产生兴趣的内容也会增多。
我的教育理念之二是“重视模式教育”。比如说,我在作文课堂上向员工灌输了写作的模式。我会告诉员工一篇作文以什么样的顺序,常用什么样的句型可以使读者更有效地理解写作人的主旨。有关顺序的模式我把它叫“构成模式”,有关句型的模式我把它叫“句型模式”。模式很重要,就像一个人请求他人办一件事,如果不考虑说话顺序,不注意措辞,就很容易被人拒绝。学习上的模式同样重要,掌握了“模式”,往往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记者:您最看重员工哪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中您是如何引导培养员工的?
松尾章:在我看来,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中国的员工沟通能力比较强,他们很懂得如何与人交流相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也不差。但发觉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这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问题本身难发觉,再一个是并不想去发觉,潜意识里忽略这一点。好多员工做事情的集中性很强,这使得他们会忽略同期的其他方面。
就培养员工某一方面的能力,我可以从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来讲。比如说写一篇作文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话题,例如关于“中日关系”这类题目,员工写的时候,一般也会写得很宽泛,基本就写一下现阶段的局势、出现的问题、如何改善等。这样的文章,内容就稍显宽泛,会有比较“空”的感觉,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果我来指导,首先会从细节处入手。文章一定不能空,范围太大反而不好写。如果拿到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应该先来将它进行分解。还是拿中日关系来说,具体可以分成好多小方面,诸如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教育上的,都各自存在哪些问题?然后从这些分解的部分中找素材,比如教育中的某一点,如果改善了会怎样?然后针对这一点展开写作,就会更加有条理、思路也更明晰。
记者:据了解,您已在西电工作第三个年头,是什么吸引您留在这里继续任教?
松尾章:首先,我比较喜欢中国。在这里生活很轻松,很少有什么困惑和不舒服的地方。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在西电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目标出现,这促使我想要继续做下去,追逐并且实现它。西电的日语教学体系相对开放一些,在教学方式上不会有特别硬性的规定,比如,不会规定你必须采用哪本教材,或者采用哪种授课方式,这里有充分的自由性。我以前在日本语学校有过不同于此的教学经历和体验。西电能给我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我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因材施教,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另外,西电对外籍教师的人文关怀很不错,安排比较周到。我喜欢这里宽松自由的工作生活环境。
记者:对学校日语专业的发展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松尾章:对学校日语专业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据我所知,日本大学的外语专业和很多中国大学的外语专业都为员工配备了固定教室。除上课外,自习也在那里进行。高低学年的员工也可以在那里交流。员工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语种布置教室。对外语学习者而言,氛围是很重要的。建议西电吸取这些经验。
第二,就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小组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组内每位成员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对课业的重视度。这种内在的热情和动力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发挥很有效的作用。
最后,希望学校可以对日语专业给予更多的重视,为日语的学习和交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平台。比如,我们通常参加的一些比赛,基本都是其他学校承办的,如果我们学校也可以承办某项比赛,我想不失为一项好的策略。
来源:http://paper.xde6.net/xdpaper/20130706/index.htm